发布时间:2025-03-10 17:35:12    次浏览
通讯员张栋察裕丹参,一种曾辉煌于明清、今天存量屈指可数的道地药材;仿野生,一个为拯救裕丹参、多年呕心沥血探索出的新概念;曹金斌,一位饱含爱乡情结、潜心复兴道地药材的科技人才。为了让家乡的裕丹参起死回生,他先后建成五大生态产业基地,投资1000多万元,创建“南阳市天然保健品研发中心”和“南阳市丹参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大科研平台,聘请13名专家教授,组成技术实力雄厚的“河南省裕丹参天然保健品科技创新团队”,大力开展科技攻坚。为了让家乡的裕丹参复兴壮大,他在10多年间,研发新技术、新产品2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被国家科学技术部授予“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在这一系列金光闪闪的荣誉背后,凝结着一位辛勤、敬业、忠厚、朴实的科技拔尖人才——曹金斌的心血和汗水。曹金斌,方城县杨集乡郭庄村人,1986年退伍回乡,2002年到方城县裕丹参研究所从事道地药材裕丹参研究工作。振兴丹参产业,必须先保证裕丹参品质的优良性、野生性、道地性。为此,曹金斌首先从选育优良品种和探索优质丹参的生长环境着手,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学勇教授合作,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证明了历史文献记载方城是我国丹参道地药材产区的真实性,为方城丹参(裕丹参)获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2003年,方城丹参(裕丹参)获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2004年3月6日,在选育野生裕丹参优良品种时,他不慎从山上滚下来,摔断5根肋骨,经抢救脱险后,仅住38天院就投入研发工作。凭着这种“不要命”的拼搏精神,方城县无公害仿野生裕丹参中药材名列全国丹参质量榜首。2013年,裕丹参首次出口欧盟。同时,曹金斌带领研究所和南阳博瑞康科技有限公司8位博士、4位教授组成“高效生态中药农业研发攻关小组”,历时7年,研究探索、制定方城中药农业产业化发展理论与实践模式,研发出GMP精深加工中药细胞破壁技术等十项高新技术,引来“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深圳中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方城,成立了南阳白云山和记黄埔丹参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及南阳博瑞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力地推进了裕丹参产业规模化、规模示范化、示范特色化、特色工业化、工业链条化,形成了裕丹参种、研、养大循环产业链。建成以生态资源保护、高效综合利用为主体,规模30平方公里的原生态野生裕丹参抚育基地,实现了野生裕丹参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并将生态无公害仿野生裕丹参GAP种植基地发展到1.2万亩。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裕丹参资源的综合利用,曹金斌又建起一个利用裕丹参秸秆副产物饲养年出栏10万头的“功能性丹参生猪养殖场”,把养殖副产物制成沼气和生物有机肥料,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发挥了中药农业系统整体性与功能的整合性。谈起今后的打算,曹金斌豪情满怀,他说:“我们在快速将十大高新技术、五大高科技产品转化为生态工业GMP精深加工的同时,正在做创业板上市准备工作,研发中药循经制导靶向心脑血管疾病一类新药,申请建设方城现代中药制药企业,生产灵丹妙药,济世救人。”如今,方城县仿野生裕丹参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亩,亩产达410公斤,年产值达1.8亿元,带动农户5000多家,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新渠道。